客服微信号:Xingruihe8888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
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网易 2019-04-13 19:20 19086 41 收藏已收藏(0)
原万国证券总经理、现九颂山河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执行董事。一个和财政部做交易对手的人。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九颂山河基金公司董事长管金生先生,讲讲他的经历,和万国证券的一些事儿。
编者按:1988年7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证券业为主的股份制金融机构万国证券公司成立,整整25年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梦想的力量——万国人的口述历史》正式发行。本文为原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1947年5月生)在2012年7月23日上海振兴樟树促进会年会上与在上海工作的江西小老乡座谈时的谈话纪要。
“我只是老兵”
主持人:我们是刚到上海工作的几位樟树(原文注:江西省宜春市辖樟树市,原清江县)同乡,可以说都是冲着您的名字才来参加上海振兴樟树促进会活动的。您是江湖上人称“中国证券教父”的重量级前辈,有您担任促进会名誉会长是我们小辈的荣幸。据老会员说,您过去从不提自己的历史功过,别人主动主持人及时,您也只是微微一笑,礼貌而又坚定地婉拒正面应对,请主持人您今天能否给我们几位年轻人一点面子,简单回答为什么这么多人称您为“中国证券教父”?
管金生:我特别喜欢和年轻人相处,更喜欢你们几位年轻的小同乡,也许是我年近古稀还童心未泯的原因。但你们千万不可人云亦云称我为“中国证券教父”。第一,我绝对不敢也绝对没有任何理由“贪天之功,据为己有”。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老一辈证券从业人员集体智慧的产物,绝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能“教”得出来的。我个人只能说介入比较早,是资格比较老的老兵。
第二,1982年我研究生毕业后到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当时还叫“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参加工作,那时公司正和日本野村证券商谈合作开展国际证券业务,因而有机会向公司领导徐鹏飞、钟志刚、谢宗锵等人学习点国际证券业务的基本知识。现在看来只学了点皮毛,1984年公司派我去欧洲又学了一点证券业务的理论知识。
1988年7月18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成立后,在公司董事长张效浚先生亲自安排下,公司派我以副总干事的名义参与了由日本野村证券担任总干事的一宗日本债券的发行和募集业务。此后在1988年、1989年和1990年,连续三年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主动邀请全国证券公司分别在桂林、上海、无锡三次召开了相当规模的“证券业务研讨会”,会上国际大牌证券公司和中国国内许多证券公司主管业务的高层人士展开了热烈而又务实的交流和讨论。这三次研讨会充其量可以说是互教互学,也不存在谁教谁学的主持人题。
1990年,《新民晚报》的总编主动约我谈话,说报社收到不少读者来信,称他们通过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编制印刷的投资国债收益与银行存款利率对照表,对债券投资有了相当清晰的理解,特别对国库券交易已基本熟悉,但对股票一无所知。总编希望我能写点通俗易懂的介绍股票知识的文章,请我每天在该晚报发表不超过500字的一篇文章,总题目是“揭开股票的神秘面纱”。对报社来说,他们是满足读者的需求;对我来说,读书看报的老百姓正是证券公司要培养的良好的投资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我承诺一周后即可连续出稿。此稿一出,本来市民就十分青睐的《新民晚报》更是洛阳纸贵,销量大增。
几个月后,市委一位领导亲自打电话给我,建议让我停止写稿。领导的意思主要是,1988年和1989年我们公司搞异地国库券逆回购,反响很大,很多同志包括领导同志也认为我们是把上海的资金流出去了。现在我的文章影响更大,因此争议也更大,是不是我暂时主动停一停,因为对于股票目前认识还不统一,我越写人家越以为我是在主动挑起争论。作为证券公司老总我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文章就不要写了,更不要公开发表。我当时就答应下来并主动致电《新民晚报》总编,称自己由于公务繁忙,以后不能确保每天供应500字。此事当时是沸沸扬扬,好在戛然而止,最后有惊无险。现在看来当时这位领导是以巧妙的方法保护了我,保护了万国证券的事业此后四五年的顺利发展。
第三,“中国证券教父”首先见诸报端是1992年下半年的事,而且是境外发生的事。1992年11月我作为“中国大陆经济学者访主持人团”成员到台湾考察访主持人。当时是李登辉主政台湾,大陆从政从商人员均不准访台,我当时是以复旦大学教授身份随团出访,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童大林是以清华大学教授身份随团,同行的还有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
到达台湾桃园机场时,台湾海基会秘书长陈长文先生亲自接机,按照台湾方面的安排,东吴大学蒋(章)孝慈校长是专人专程对口接待我,陪我考察了台湾金融市场,参观了银行、交易所、证券公司。离台前有一次演讲会,每个团员都发表演讲,记得我当时演讲的题目是“两岸同心,合力打造沪港台证券金三角”。第二天台湾《中国时报》、《联合报》等各大平面媒体均以大字标题“中国证券教父在台发表演讲”作了报道。当时看到报道有点吃惊,不就一篇学术讨论型的发言吗?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中国证券教父”,真是人在江湖,百口莫辩。好在当时还未实现三通,还不至于波及大陆,而且我自己也主动拒绝了个别采访,否则还真有可能又出现当年《新民晚报》写文章那样的事。
“中国证券教父”一说虽然由于冷处理而从此偃旗息鼓,但始料未及的是,1995年2月23日“3•27事件”之后,此说又忽然卷土重来,不久我成为阶下之囚,对于世事看得更淡,也慢慢养成了“百口不辩”的好习惯,只想多过几天清闲日子。好在我们大家都是老乡,属“新朋故旧”一类,当然就一定希望你们不要再提“中国证券教父”一事了。
上交所开业典礼:前排右起尉文渊、刘鸿儒、阚治东、管金生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前排右起尉文渊、刘鸿儒、阚治东、管金生
“万国证券”的诞生
主持人:听说您创办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之前已经是“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报送的市级“第三梯队”了,为什么还要主动下海,辞去公职而冒险犯难,组建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所谓国有民营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这其中总有一定原因,能否从总结人生、点拨后进的角度给我们一点真话?
管金生:性格决定命运。我从1970年开始,有10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1979年国家改革开放,重开研究生考试,我决定报考,我是要弃政从教。也绝不是因为原来工作不好,待遇不好,而是想做教授,觉得做教授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毕业时国家有规定,研究生不能留校任教,所以就到了上国投,那是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的事。上国投基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刚成立不久,领导也比较重视,工作也较顺利。
1988年怎么会辞职下海创办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呢?这应该从1984年我由上国投公派出国留学讲起。当时上海市长汪道涵和上国投老总徐鹏飞商定,凡是上了市里第三梯队名单的人有机会尽可能安排出国深造。1984年由汪市长出面邀请,美国前国务卿万斯(原文注:赛勒斯•罗伯茨•万斯,2002年逝世)率领100多家全美最大的公司访主持人上海,汪市长责成上国投联合华东政法学院主办了一个“中美国际投资法研讨会”。这个研讨会规模空前,当时整个锦江南楼、北楼全部住的都是美国客人,除了100多家美国大公司,还有与他们对口的国内许多大型国企及全国15个省市和中央10多个部委领导都参加了研讨会。这次会议由我担任组委会秘书长,前前后后忙了一个多月。记得当时陈慕华(原文注:时任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对汪道涵说,没想到如此大型会议的秘书长这么年轻,而且是企业派出来的。这个会议相当成功,树立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形象。
通过这件事,我给汪市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后他一直对我关爱有加。当年上国投在接待欧洲共同体派出的访主持人团之后,就接受邀请,派我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进修学习。我所在研究班的老师多由欧盟官员兼职,他们知道我在上国投工作,就好心为我安排去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信托法博士。因为时间紧,机会又难得,我就一面向上国投报告请求延长留学时间,一面先去剑桥报到。上国投后来正式回函,不同意我在剑桥继续深造,并要求我立即回国。当时我非常纠结,主动找当时中国驻欧共体大使刘山和商务参赞徐世伟谈过一次话。他们说,“中国如果能出一个剑桥大学信托法博士应该说是一件好事,但既然你们单位不同意延长时间,你也不要以为就是世界末日,国内正在改革开放,可能会给你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出于两个考虑,自己买了机票回来了,一是不能给当年送我出国留学的领导添麻烦;二是刘大使和徐参赞的话对我也很有诱惑,国内的发展确实可能有很多机会。
但回来后,在1987年上半年就有一段时间我基本没事可做。我本来是忙惯的人,但如今每天朝九晚五,除了看报纸,做一些翻译的事情,上下班都尽量走路以锻炼身体。每天下班从外滩33号公司办公所在(英国驻沪领事馆旧址)走回西藏路附近的家,这中间要经过苏州河上的四座桥,时间长了就发现桥口有人在交换国库券,见得多了我就产生了兴趣,就和他们攀谈,最后还用10元钱和他们换过一张100元钱的国库券。我慢慢和他们交朋友,他们告诉我,我们这里不算多,在静安寺那里人还要多。后来我也到静安寺那边去看了,杨百万就是在那里认识的。这让我想起来,这种情形和当年西方在梧桐树下交换东印度公司股票不是差不多的事情吗?当时我就想,这也许就是刘大使所说的一个机会。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引入有组织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中去呢?
当时尽管汪市长已经退下来了,但他在福州路的市政府大楼还有办公室。有一天老市长的秘书小方打电话说汪市长要我去办公室聊聊,这是我留学回来第一次见他,就在他办公室里向他汇报了我回来以后的情况,一共谈了三个多小时。在这过程中,我向老领导谈了三件事:一是剑桥读博学业未能完成的遗憾和回国后赋闲的困惑;二是大手笔建设“新德里”的几点看法,上海只做虹桥和闵行两个区的规划太小了,应该向北、向南或向东发展;三是金融改革主持人题,我向他介绍了我观察到的在苏州河桥口、静安寺等地存在的自发性国库券民间交易的情况,以及我对深化金融改革,放开国库券的二级市场交易,把这种私下的交易引入有组织的公开市场操作的机制中去的思考。
同时也联系起刘大使、徐参赞的话,告诉他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机会。我建议应该有组织地、有领导地把这种非正式的、非公开的、很自由的交易方式引导到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中来,建立一种证券交易的正规的市场。我对汪市长说,我在欧洲也学了一点证券交易,知道证券市场是怎么发展过来的,我说有中国特色的证券交易市场的起点,现在看很可能不是类似于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交易,而是从我们的国库券交易开始。
他大致讲了这样的意思:“你能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社会调查,这是一件好事。现在尽管我已经退下来了,但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在考虑,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对中央财政贡献最大,一直受表扬;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表扬的老是广东,我们就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们现在要考虑怎么迎头赶上去,是要有些创新的思路,如果大家都不去试、不去闯、不去解决实际主持人题,那么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会给市委市政府建议,关于建设‘新德里’模式以及关于金融改革的主持人题,应当集中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来系统研究上海的发展主持人题。这可能就是后来市委党校那个‘振兴上海研究班’的由来。”
汪市长在和我的长谈中,还就我提出的建立正规的证券交易市场主持人题对我说,“小管,今天你讲的这个主持人题是金融主持人题,而金融主持人题上海市是没有权的。但作为政策研究你可以提建议,我建议你就这个主持人题去找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的行长龚浩成汇报,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他还主持人,“你和龚浩成熟不熟?要不要我给你打电话?”我说,“我熟。”他说,龚浩成这个人原来是上海财大的教授,他和我一定有共同语言。
同时汪市长还对我说,“你没有读完剑桥的博士,也不要有遗憾,这事我可以帮你忙。国内最有名的国际金融专业权威陈彪如是我的好朋友,他已经不再收博士生了,但我和他打招呼,可以让他破一回例,收你做关门弟子。”
和汪市长谈完以后,我主动找龚浩成行长谈过三次。第一次是和汪市长谈话后不久。后两次都是在1988年上半年,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有当时的副行长罗时林在场。
第一次和龚浩成谈,我就说了这样的几个观点:(1)要建立公开市场操作机制,要把现在这种散兵游勇的交易引入交易所,由室外交易到室内交易,证券交易强调时间、价格优先,要公开透明,因此核心是竞争机制;(2)作为市场主角的交易机构名称到底是叫证券公司还是投资银行,不管叫什么名称,为了适应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作为交易机构惟一最好的企业组织制度就是股份制;(3)证券一旦引入,一开始就要提供好的环境,也就是证券业和银行业必须分离。这是由证券市场业务的性质决定的,它本质上属于直接融资,而银行业是间接融资;证券也只有和银行分离,才能有发展生存的空间,不然新生的证券业不可能有大的快的发展。
同时我也坚持一个观点:如果要建立证券市场,上海必然也必须成为最好的试验田和最大的交易中心。也许正因为有了这点理性认知,再加上当初年轻气盛,在万国证券成立之前我就做了一件胆大妄为的事。那是1988年上半年我有机会列席参加了一个由中央主管部门领导出席的专业会议,集中讨论在北京开办和建立证券交易市场的方案,人称“大同会议”。我在会上力排众议,主张交易中心不能靠行政命令而应自然形成,即使行政命令也应有充分根据,力主上海是最好的选择。
我出国回上海后,上国投已换了老总,张效浚接替了徐鹏飞。1987年下半年上国投接到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党校三家发的文件,要求派一名有留学经历的处级以上干部参加“振兴上海研讨班”。当时我就是处级干部,但是否汪市长有向市委市政府特别建议让我参加这个班就不得而知。结果张总就找我谈话,要我去参加这个班。这个班历时三个月,一共30多个人,市政府几个委办和若干区政府都派人参加。
当时在党校我主要讲过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上海一定要坚持搞“新德里“,旧城市已经老化了,一定要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在上国投工作期间亲身参加了虹桥和闵行两个开发区的规划和设计,深感规模太小。我提出了三条思路:一是北上,在大场机场附近去建立新城;二是南下,到金山卫以金山石化为依托;第三就是东进,开发浦东。第二个观点是不宜提赶超广东而要发挥上海优势搞证券市场,上海的地域文化、市民特性决定金融观念领先,人才基础也好,上世纪30年代就是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远胜于当时的香港,而上海若成功重建证券市场,对于上海重新取得远东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万国证券公司
第二次找龚行长是在党校搞调研时,这次谈得比较具体深入,更多的是我们互相之间的交流、观点的碰撞和补充。主要内容有这样几点:
(1)要成立专业性的证券公司,上海要成为交易中心,证券公司必须有数量上的保证。必须有竞争,上海至少要搞三家,形成三国演义的格局。
(2)在一家证券公司中,不能由人民银行牵头,但可以由一家金融机构牵头,却不能绝对控股,要体现证券公司运营的独立性。
(3)证券公司虽然是股份制的,但必须接受人民银行监管。
(4)证券公司要作为公开市场操作机制的主体,必须是独立经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法律上和银行、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地位是平等的,同样享受独立的法人地位,经济上自主经营。
(5)人民银行在对证券公司的监管尚无法可依的现状下,应该严格把好公司章程审查关。然后可依据获准审批的公司章程进行监管,只要证券公司的行为没有超出章程规定的范围,就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和行政保护。
1988年春节一过,上国投老总张效浚正式找我作了一次长谈。现在回忆起来,大概有这么几条:
(1)我最终能根据组织意见决定回国,这是应当肯定的。
我回国时还上交了一万多美元,这件事做得漂亮,虽然我没张扬,但公司财务部专门报告了张效俊,因此我不要有任何思想包袱,组织上对我是信任的;
(2)龚行长把我和他谈话的情况告诉了张效俊,龚行长认为我的一些看法和龚行长个人关于金融改革的深层思路比较接近,龚行长也很喜欢我;
(3)如果要搞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这是开先河的事,他个人也认为推荐我比较合适;
(4)关于钱和人,钱主要靠我自己去募集,碰到主持人题再找张效俊,人他算一个我算一个,加上谢宗锵,最多还让我带上庄明、杨军两个科级干部去,有我们这五人就可以报给龚行长。他和谢总只参加董事会,经营管理我个人全权负责,我也进入董事会。
另外,张效俊开诚布公说,“我对你个人看法有三条:第一,你的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功底也有,外文、中文都不错,技术性难题应该难不倒你。第二,你性格中有相当坚强的一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你也有,我不担心你上任后会半途而废。第三,你性格中也有严重缺陷,说通俗点是厚道有余、调皮不足,在对政治、对社会的了解和理解方面基本是个理想主义者,浪漫有余,现实不足;虽然如此,我还是相信你在1990年代一定能有一番作为,你要好自为之。”
在张总和龚行长商量之后,龚行长主动找我谈话,建议我直接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管理司找司长金建栋汇报我的想法,我说我不认识他,龚行长说没主持人题,他会派人陪我去北京引见,但是事情由我自己谈。
1988年“两会”以后,人民银行总行已经将建立证券公司的主持人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龚行长打电话给我,说派了市分行的金管处副处长和我一起去北京。到了北京,陪我同去的金管处的王副处长把我介绍给了金管司李处长后就去办别的事了。我单独和金管司几位领导谈了好几轮,当时参加的有司长金建栋、处长张志平、副处长李小平,还有科长聂庆平,开始他们只听和记,就让我滔滔不绝地谈,也不插嘴。来来回回几次以后,一天金管司的张志平处长说,“老管你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你知道吗?你说,‘既然你们人民银行1986年可以批准一家自上而下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什么不可以在1988年批准一家自下而上组建的股份制证券公司呢?’你这句话打动了我,也打动了我们大家。”
1988年5月12日,金管司聂庆平电话通知我当天从上海赶赴北京。第二天上午聂庆平正式通知我:经过总行领导反复讨论,原则同意上海组建一家股份制的证券公司,但我必须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以下几件事情:
(1)把我设想的股份制证券公司的章程写出来,这是头等大事;
(2)开出股东名单要有不少于10个具相当实力的股东单位;筹建班子不少于5个具3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历的从业人员,其中3个要至少具备5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历,允许资本金第一期实收1000万元,但必须都是企业自有资金,不准贷款投资,一周后把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的验资报告交上来;
(3)你作为法定代表人和专职总经理,必须从上国投辞职,上国投必须同意你辞职,并形成正式的红头文件作为报备主要构件一起带过来。我记得和人民银行总行谈完那天是1988年5月13日,周五,当天下午我往火车站赶又买不到火车票,就买了站台票上了火车补票,站着赶回上海。回来后整整一周把人民银行总行要求的几项事情全部完成上报,结果人民银行总行在6月6日批复同意,万国证券就在7月18日开业。
起步与成长
主持人:万国证券是从哪里起步的?为什么要叫“万国”?都说您是白手起家,数年以后却是人才济济,以至于证券界把万国称为中国证券业的第一个“黄埔军校”,“万国证券,证券王国”名至实归。大家都知道,当年万国最厉害的是一支所向披靡的团队,您能否讲讲您是怎么建立起来这么庞大、顶尖的团队的?
管金生:万国证券设立之初,给万国以立足之地是轻工业供销公司,这是我去联系的。当时我们上国投在联谊大厦的办公处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安排了,所以轻工业供销公司给我们的静安寺万航渡路拐角上的300平方米的房子成了我们最早的营业场所。
在万国证券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我始终坚持股份制的原则,为确保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我们采取了股权分散化的安排,避免一股独大,第一大股东上国投的股权比例也只有30%。
万国证券公司这个名字,是在北京和人民银行总行沟通的过程中反反复复了好几次才定下来的。第一次我提出叫上海国际证券公司,说不行;后来我提要么叫上海太平洋证券公司,同意了;可我自己回来想想不甘心,所以后来又去商量,是不是改成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其实从英文上翻译,这和上海国际是同一个名字。最后才定下来叫上海万国证券公司。
在筹办公司时,我其实只是一个光杆司令,直到开业之前,上国投才正式同意调出原上报人民银行总行组建方案中两个原来上国投的同事,一个是庄明、一个是杨军,后来王培君也加入了,整个公司就一个总经理加三个部门经理,一共四个人。其实在上报人民银行总行的组建方案中还有张效浚、谢宗锵,这样一共6人才基本符合人民银行总行所要求的至少有5人3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历的条件。
接下来我就和张效浚总经理商量,需要增加人手。于是张总就以上国投名义对外招聘,实际是为万国证券定向招聘,就这样招了万国证券第二批员工,也是万国招的第一批四个大学生,他们是:王强、张乐懿、朱敏杰、史建平。
开业前我还亲自拜访并聘用了几个退休的老银行员工,他们是来自交通银行的倪江鳌、建设银行的王志扬,后来又请了工商银行的宓礼昌。
请汪道涵做名誉董事长是我的主意,用意就是寻求一种保护。选择股份制证券公司这条路确实是一条相当艰险的路。为了寻求另一种保护,公司开业后第一件事就是在上国投的帮助下担任由日本野村证券牵头发行的债券承销团副总干事。
而开业后万国面临的最大主持人题就是没有正式的劳动人事编制,没有人事招聘权和没法核定劳动工资,当时的现状是只有厅局级才有上级核定的编制、劳动工资人事权力和招聘人的资格,而我们是股份公司,没有级别,所以连当时银行要求的人员工资核定的所谓红本本都没有,发工资的现金都无法从银行提出来。
当时我找许多领导和朋友谈过我们的困难,包括当时的市委组织部长赵启正和市体改办副主任楼继伟。最后在一些热心朋友的多渠道活动疏通下,特别是一位叫陆一的记者还找人专门写了内参上报市委,才使得我能在市委领导面前汇报困难。
万国证券公司的用人权主持人题直到1990年才得以解决,1990年下半年,万国证券公司第一次公开招聘,这才标志着万国证券的真正起步。
其实在最初的招人方面,我还是用了一些小技巧的。比如在招聘证券营业部经理方面,我大量招纳面临关停并转国企的财务部经理来担任,这些人懂得财务,又相对谨慎,比较适合营业部的管理;还有场内交易员(红马甲),在接受场外委托时要求必须手快,确保委托输入下单又准又快,我就招了一大批当时邮电局的电报打字员,这在当时也是我的秘密武器之一,现在不妨说出来了。
“万国证券,证券王国”是公司的一句广告语。当时万国在股票交易代理、证券承销方面都占了国内的半壁江山,这主要是万国集聚了一大批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在用人机制与激励机制上,我始终坚持“唯才是举、多劳多得”的原则,坚决反对国营体制下的论资排辈现象,大胆启用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在研究及投资银行业务部门,我们曾一次性招收50名北大、复旦等名校的研究生,并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学金,与各名牌院校建立了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万国的团队只用能人,不是能人进不了这个团队。
还有一条就是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团队成员身上天使的部分也最大限度抑制每个成员身上魔鬼的部分。万国证券能坚持七年其实就是这两条原则在起作用。
同时我们强调每一个人对公司的贡献,个人所得与其对公司的贡献成正比。在公司的一次奖励性分房安排中,我坚持给几位年轻的、对公司贡献比较大的员工分房,而不是按级别、论资历进行分配。公司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极大加强了员工在公司的归属感,为公司的迅速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常在公司骨干面前说,如果我是一只老狐狸,那你们就个个都是小狐狸,希望几年以后小狐狸都能够独当一面,自立门户,变成老狐狸。没想到,果不其然,当年的小狐狸如今个个都变成老狐狸,而且比当年那只老狐狸更狡猾更勇敢更能干。
主持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万国证券很可能是中国金融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场威武雄壮的活剧,因此也可以说您是曾经的成功人士。能否请您从启发后辈的角度谈谈人生成功的主要因素。
管金生:我没有资格回答你们这个主持人题。但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角度看,个人有些想法愿意与你们分享。你们年轻,前途未可限量。但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至少同时具备三种素质,一是有勇气,二是有思路,三是能坚持。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素质才能抓住人生的机遇,用好人生的机遇。
为人做事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好,成功是老天帮忙要感恩,失败了是自己内功未练好,要承认自己本领还不高强。但只要自己努力过,那就上对得起老天,下无愧于良心,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特别是当你什么都失去了的时候,千万别失去良好的心态(我简称不能失去良心)。因为有良心你至少同时还会有健康,有平安。一个人失去良心,那才是什么都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