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Xingruihe8888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
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时代周报 2018-10-23 14:28 11644 0 收藏已收藏(0)
一言以蔽之,表面的市场危机,实际充满了机遇。
面对波动 既要保持定力也要坚持改革
10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联合采访,对当前股市以及经济金融形势和产业结构变化发表了权威看法。稍早之前,一行两会负责人也就资本市场发出了声音。
自年初以来,A股的表现可谓惨淡。一方面,在互联互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美联储的加息和全球市场上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国内股民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股市带来影响。
股市的波动难免催生人群中的恐慌心理,而人一旦心理上出现恐慌,势必难以正常判断,进而影响其作出正确的选择。
A股乃至中国经济形势究竟如何,现在特别需要正常的判断。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这样一个判断需要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就在刘鹤副总理接受媒体采访的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其中,从就业来看,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再看资本市场,“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因为股民心理预期变化以及场内技术性因素的推动,年初以来的市场下跌存在很大的非理性,但这种看似不正常的过度下跌有利于消除泡沫,同时过度下跌必然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A股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时代正在开启。
先有了正常的判断,才会有正确的应对。
每逢股市大幅波动,每逢经济下探,“救市”的声音就会甚嚣尘上。这一轮波动,当然也不会例外。过去的“救市”已经颇多教训,如果上述的基本判断并没有偏差,当下需要如何选择应该不言而喻。
泡沫总是要破的,充分竞争乃至留强汰弱甚至引发一些波动都十分正常,这也是市场自我修复的应有之义。肯定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当下仍然需要这样的战略定力。但战略上保持定力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还是要坚持既定的改革方向。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谈及A股和中国经济改革时指出,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股市涨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长期稳定发展,防止发生大面积恐慌”。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措施正在出台之中,如在市场基本制度改革方面,制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推进新三板制度改革,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在宏观层面,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开放开始全面提速,既引进了外资,又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了全新的竞争对手,为中资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参照,特别是推出绿色金融与绿色资本发展具体政策,将推动股市健康发展。
市场危机并非全部都是危。“毁灭性创新”一词基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国内有一种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市场危机调节,中国经济中一些过剩领域的价格水平回归均衡,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一言以蔽之,表面的市场危机,实际充满了机遇。
(声明:以上内容由启明星量化金融学院资讯部整理编辑,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