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Xingruihe8888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8:00)
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10-18 13:53 14506 0 收藏已收藏(0)
10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32万亿元,其中9月社融增量为2.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7亿元,比上月多2768亿元。
10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3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32万亿元,其中9月社融增量为2.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97亿元,比上月多2768亿元。
但从社会融资存量上看,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社融增速有所回暖。“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环比上行一是因为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融规模,而8月、9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又较大;二是降准使得流动性较为充裕后,银行的确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北京地区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在10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结构上看,社会融资规模变动呈现两多一少的特点,即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债券融资明显增多,而表外融资有所减少。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83.2%,同比提高18.4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净融资、资产支持证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都明显增多,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亿元;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则明显减少,累计比去年同期多减5.23万亿元。
社融统计方法趋完善
央行调整了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央行表示,因为自今年8月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加快,对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有明显的接替效应,为将该接替效应返还到社会融资规模中,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
而在今年8月,央行也将自7月起,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和“贷款核销”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在“其他融资”项下反映。
“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从资金投向来看,地方政府专项债主要用于收费公路、轨道交通、公立医院、高等学校、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也是有实际的实体项目背景;而贷款核销会减少贷款余额,腾出贷款空间,但这个过程没有直接减少实体融资,因此这些都属于对实体的支持,纳入社融规模也是央行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法的体现。”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经济学家廖志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值得注意的是,新纳入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新增社融的贡献较大,9月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7389亿元,创下年内新高,同比去年上升4872亿元,占同期新增社融的33.5%,仅次于人民币贷款。
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火热的背后,是8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要求各地至9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剩余的发行额度应当主要放在10月份发行。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城投债受到限制,而风险低利率高并享有免税待遇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很受银行青睐。”四川地区某国有大行分行客户经理表示,“但预计前三季度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专项债的发行,四季度的新增专项债额度会大幅度减少,对社融增速的贡献也会减弱。”
去杠杆效果显现
自2017年5月末M2增速跌破10%后,M2增速便持续下滑屡创新低,低增速的M2逐渐成为常态,三季度保持在8.2%-8.5%。而2018年5月后,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增速也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三季度社融增速在10.1%到10.6%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速约下降3个百分点。
多位经济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理论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会受到M2变化的影响,但从资产端的M2变化到负债端的社会融资变化有一个传导过程,因此在去杠杆过程中,会首先减少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的空转,M2增速降低,再传导到实体经济中,体现在社融增速下滑,尤其是影子银行的全面收缩上。
而从社会融资增量结构的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央行公布数据计算,9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减少2891亿元,环比8月多减237亿元,表外业务的持续下降是社融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上述四川地区某国有大行分行经理也表示,目前非标投向房地产、融资平台依然受到严格限制,银行也在通过表内贷款置换表外业务,这也是人民币贷款一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之一。但下半年开始票据融资业务有所回暖,预计四季度表外业务萎缩幅度会下降。
但另一方面,社融增速的较低也反映了实体经济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仍然较为困难。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近日撰文表示,因为银行面临自身资本和流动性的限制,同时银行贷款审批流程比较严格,很多信用状况较弱、对影子信贷依赖性较高的中小企业,在趋紧的信贷环境下,面临较大的再融资风险。
盛松成认为,缓解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必要正确处理表外融资与表内融资的关系。在符合监管要求和风险防控的前提下适当保留表外融资,增加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当前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幅萎缩,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实际上就是银行为企业融资提供的担保,往往反映了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尤其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声明:以上内容由启明星量化金融学院资讯部整理编辑,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