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期货起源西方?告诉你,1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期货!

东方财富网   2019-04-15 14:19 13325 0

短短三十年不到,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期货交易市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数据显示,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4月30日,国内第52个商品期货品种——红枣期货即将上市,自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开业标志着新中国期货市场的开端以来,短短三十年不到,中国的期货市场已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期货交易市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数据显示,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

谈到期货,大家可能都会浮现出“1848年,为了规避农产品价格季节性波动,美国芝加哥地区的农场主、面粉加工商及贸易商联合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BALABALA……”,但小编今天要告诉你,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已经有了期货的萌芽,对的,当时的西方还是历史中的“黑暗时代”呢。

宋朝期货的萌芽

洛阳牡丹姚黄魏紫,在宋朝就驰名天下。欧阳修写有《洛阳牡丹记》,里面就提到两个名贵品种,一是“姚黄”,二是“魏花”。“姚黄”当然还是姚黄,“魏花”自然就是魏紫。

欧阳修写道:“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券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第三》)

意思是说,当时人们繁殖牡丹,主要是靠嫁接,嫁接需要接穗,个别名贵品种的接穗是非常昂贵的,譬如姚黄,秋来剪一枝,要价五千文,魏紫刚发芽时也能卖到这个价。问题是,五千文买一嫩枝,回去嫁接要是不活,那钱不是白花了吗?甭怕,他们立有合同,合同立好,买方把接穗拿走,来年牡丹开花了,再交那五千文,如果一直没开花,说明接穗有问题,买方就不用交钱了。

这种买卖很有特色,先拿货后付款,传递了卖方对产品的信心,也减少了买方对产品的顾虑,因此促成了交易顺利完成。但这还不是期货,因为期货是指买卖双方事先签好合同,约定在将来某个时候按某个价格交收货物,在此之前,买方往往先付了定金甚至整笔货款,而宋朝洛阳人卖牡丹则是先交实货而后收货款。

跟欧阳修同时代的蔡襄写有一篇《荔枝谱》,倒可以证明宋朝有过期货。蔡襄说:“今闽中荔枝,初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券,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荔枝谱志贾鬻》)即北宋时期,福建荔枝一度供不应求,刚开花时就有商人来订购,他们根据荔枝的长势和未来的销路,跟种植户谈好价格,签好合同,等荔枝成熟了,再按合同成批购买。即使后来荔枝的长势和销路不如预计得那么好,商人也不能再压价;同样的,即使后来荔枝的长势和销路远比预计得要好,种植户也不能再抬价。可见这种交易完全符合现代商业对期货的定义。

细读两宋史料就能发现,除了水果如荔枝,在建材和粮食等领域也存在期货形态。举例言之,黄斡《勉宅集》卷三十二中,一位姓谢的知府盖房子,去找一位姓杨的窑户买砖,他们先订“文约”,约好砖数和价格,然后某月某日再碰头,一方如约交砖,另一方如约交钱。再如洪迈《夷坚志补》卷七,常熟地主张五三卖米给粮贩子,在稻子收割前,也曾立有合同,后来张五三看到粮价大涨,想加价出售,被粮贩子拒绝了。

需要补充的是,宋朝虽然已经有了期货形态,却还没有出现“期货”这个词儿,更没有出现几百年后英国伦敦那样的期货交易所。这是个遗憾。

晚晴与民国时期的“东方芝加哥”

鸦片战争以后 ,国人开始了现代化的努力。在中国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民族企业家创造性地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期货交易制度 , 建立了自己的期货市场。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家交易所是由西商于1905年在上海租界开办的上海众业公所。它是按照香港股份公司条例创办的 ,并于1910年办理了登记手续。该所经过合法注册 ,形成了交易场所固定、竞价集中、管理规范的交易市场 ,是一家现代化交易所。在交易所组织结构上 ,其采取了英美国家通行的会员制形式。当时会员定额达100名 ,既有外籍会员 ,也有华籍会员。在交易方式上 ,其同时包含期货交易和现货交易 ,期货以本月份为限。受上海众业公所成立的影响 ,北洋政府采取先行立法的方式推动民族交易所的创办。1914年《证券交易所法》颁布后 ,民族交易所诞生的步伐加快。1918年6月中国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民族交易所北平交易所成立。1920年7月1日中国第一家综合类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

近代中国建立了较为发达的以个股期货和国债期货为主导的金融期货市场。尤其仿照日本取引所建立的交易所 ,较早地上市了个股期货。而欧美等地的个股期货开始得比较晚。连期货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也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才开始上市利率期货、外汇期货以及股指和个股期货。因此 ,中国个股期货交易在世界金融期货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在物品期货领域 ,近代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20世纪20年代后 ,中国的黄金市场日渐发达 ,金市交易额超过法国、日本 ,成为仅次于伦敦和纽约的第三大黄金市场。由于上海金市的开放性 ,国际上的游资不断涌入到交易市场中来 ,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影响力。自20世纪 30 年代开始 ,上海金业交易所的每日金价不仅在各大报刊上登出 ,而且还分电全国 ,全国各地的金市均以上海的金价为依据标价。此外 ,在国际上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价格每日还要分电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孟买等世界各大金融市场 ,形成了世界金市的中国价格 ,成为近代中国期货市场的品牌。

创新体制下的全新中国期货市场闪耀全球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发以后,国家对期货市场的发展从试点探索到清理整顿到规范发展到目前的创新发展,短短30年,就从零到有,把中国的期货市场发展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商品期货创新与对外开放加速,一些准备多年的战略性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如铁矿石期货、原油期货相继上市并允许国际投资者参与交易,实现了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境内期货市场的重大突破,我国期货市场也正式走向国际。原油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品种推出来,为下一步推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期货市场20多年的实践探索,既遵循了国际市场的一般性规律,如产品设计、集中竞价、双向交易、中央对手方集中清算、保证金制度、会员制度、自律管理、政府监管,这些一般性的交易机制与制度安排是我们学习西方的,但同时我们也结合国情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特色一:价格“双轨制”下的期货市场;特色二:散户多、合约小的市场;特色三:先交钱、后交易的市场;特色四:“穿透式”监管市场,全球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