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登录

最近的滴滴,动作频频,主动“找骂”

网络   2019-09-06 16:25 14265 9

滴滴主动找骂这事,是来真的。

当《七嘴八舌吐槽滴滴》的完整版出现在了各大社交平台上时,很多人才发现,滴滴主动找骂这事,是来真的。


9月4日晚,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和滴滴的产品经理们站在台上,一同被滴滴司机和庞博、王建国、思文这三位大概是中国嘴最“毒”的乘客代表吐槽了一个多小时。滴滴CEO程维转发了节目视频。




为什么总是打不到车,系统派单为何舍近求远,预估价与实际打车费用为何存不一致,滴滴出行App地图定位不准,滴滴有没有大数据杀熟,是否应该拒绝单个醉酒乘客乘车等问题被拿了出来。


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中,包袱不断,段子横飞。


不过,不少人在看完节目后有些不解:滴滴为什么要主动找骂?


节目看着过瘾,但是,对滴滴而言,“自黑”能否等同于“自救”, “揭短”能否带来“扬长”的效果?



“解决问题,首先要看到问题。”柳青说,办吐槽大会,是希望通过这种娱乐化的形式,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


滴滴可能是中国第一家专门花大力气找人来吐槽自己的互联网公司,但这却不是滴滴第一次办吐槽会专门来吐槽自己。


今年6月,滴滴成立七周年,“滴滴吐槽会”第一次推出,在这场吐槽会上,包括程维、柳青等在内的一众高管和员工,先后上台接受来自他人的无情“吐槽”。


从公司的战略调整、内部协作、薪酬福利制度、企业文化到打车的用户体验、客户服务与沟通等,无一不在吐槽之列。


每次坐上滴滴,不都是一次车内的滴滴吐槽大会吗?柳青的每一条微博下,不都是一场大型的吐槽现场吗?


早就经受过各种花式吐槽的滴滴,何苦再办一次吐槽会呢?


上节目找吐槽,把问题摆出来的“自黑”行为,对滴滴而言,已不仅是一种沟通手段,而代表了全公司贯彻的开放态度。


可以预见,这种方式会继续出现在滴滴的对外发声里,包括媒体开放日、针对各类群体的线下见面会。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开放、乐于听取声音的心态不只停留公关沟通策略,而是通过公开征求建议,把平台治理的权限让渡出来,从公众反馈吸取信息,反哺到实际业务策略中。

 

很多人关心滴滴平台上的各类规则,滴滴为了开诚布公地征求用户意见,也上线了一个叫“公众评议会”的产品,把一些比较难决策的规则和问题抛出来,请用户一起来投票,每次上百万人参与投票。

 

截至目前,“公众评议会”上线了九期。其中车内要不要全部上线录音、录像?醉酒乘客是否可以单独乘车?未成年人是否可以独立乘车?都引发剧烈讨论。

 

经过意见征询之后,滴滴上线了关于建议醉酒乘客不要单独乘客的策略。结果前两天有个司机给柳青私信,说他接了一单,是两个醉酒乘客,他想拒绝人家,乘客不乐意了:“别介呀,你们不是不让醉酒乘客单独乘车吗?我们这是俩醉酒乘客啊,我们组个CP容易吗!”

 

可见,这种倾听声音是辐射全公司的。而乘车的规则,也是需要更多人参与决策,进行持续迭代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就像柳青说的,“我承认啊,确实槽点挺多的,其中一个槽点呢,就是好像大家觉得我们这群人就是每天聚在办公室里研究怎么‘坑’大家…… 所以我们决定每个月搞个开放日,把媒体朋友请来见证我们怎么坑大家,不是不是不是,是来监督我们怎么把服务体验这个坑给填上更好的服务大家。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去倾听大家的声音。”


这种之前很少在中国企业出现的沟通方式会取得成功么?

 

这本身和这家出行企业能否成功一样值得期待。至少从目前来看,这家在曾经被“人人喊打”的公司,没有“破罐子破摔”,而鼓起勇气,甚至说厚着脸皮,摆出了真诚开放的态度。